在全球倡导绿色出行与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方向,彻底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燃油汽车的依赖。而在新能源汽车的领域中,混动汽车与纯电动汽车成为了最受瞩目的两大类型,各自凭借独特的优势,在市场上争奇斗艳,引发了人类对于未来汽车动力走向的热烈探讨:混动和纯电,究竟谁才是未来的主流趋势?
混动汽车,作为传统燃油汽车向纯电动汽车过渡的重要阶段产物,巧妙地融合了燃油发动机与电动机两大动力源 ,实现了优势互补。当车辆处于低速行驶状态,比如在城市拥堵路段频繁启停时,电动机凭借其瞬间扭矩输出的特性,能够迅速响应驾驶者的需求,平稳起步且避免了发动机在低效区间运行,大大降低了油耗和尾气排放。而在高速行驶时,发动机的高效性能得以发挥,为车辆提供持续稳定的动力,电动机则在必要时辅助工作,逐步提升动力输出。
以丰田的 THS(Toyota Hybrid System)混动系统为例,它采用了行星齿轮结构来协调发动机与电动机之间的动力分配。这种结构使得发动机、电动机以及车轮之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多种动力组合模式,在不同工况下都能保持良好的燃油经济性。在起步和低速行驶时,车辆依靠电动机驱动,静谧又节能;中高速行驶时,发动机与电动机协同工作,动力衔接流畅;而在减速制动过程中,能量回收系统会将车辆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储存起来,为下次行驶提供能量支持。据相关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搭载 THS 系统的丰田普锐斯,在城市综合工况下的油耗相比同级别传统燃油车可降低 30% - 40% 左右 。
本田的 iMMD(Intelligent Multi - Mode Drive)混动系统则有着独特的工作逻辑。它主要有纯电、混动与发动机直驱三种模式。在市区低速行驶时,车辆以纯电模式运行,充分的发挥电动机的高效特性;当需要加速超车或高速行驶时,系统会自动切换到混动模式,发动机带动发电机发电,为电动机提供电能,两者共同驱动车辆;而在高速巡航等发动机效率较高的工况下,发动机则直接通过离合器连接车轮,实现高效驱动。这种灵活的模式切换,让本田的混动车型在保证动力性能的同时,也具备出色的燃油经济性。例如本田雅阁锐混动车型,实测百公里油耗可低至 4 - 5 升左右 ,在同级别车型中优势明显。
混动汽车凭借其油电协作的特性,不仅在节能方面表现出色,还很好地解决了消费者对于续航里程的担忧,无论是日常通勤还是长途旅行,都能轻松应对,成为了当下许多消费的人在购车时的重要选择之一。
纯电动汽车,以电力为唯一动力来源,彻底摆脱了对传统燃油的依赖,其运行机制简洁而高效。车辆的核心部件是动力电池,目前主流的动力电池为锂离子电池,它如同一个巨大的 “充电宝”,储存着大量电能。当驾驶者踩下加速踏板,电池中的电能通过电缆传输至电动机,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车轮转动,以此来实现车辆的行驶。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纯电动汽车没有复杂的发动机、变速器等机械部件,动力传输更直接,响应速度更快,能够瞬间输出最大扭矩,带来强烈的推背感。
电池技术的发展对于纯电动汽车的续航和性能起着决定性作用。近年来,随着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技术的不断突破,电池的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得到了显著提升。例如,特斯拉 Model 3 搭载的三元锂电池,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高达 161Wh/kg,使得车辆的续航能力能够轻松突破 500 公里(NEDC 工况) 。同时,电池的充电速度也在慢慢地提高,早期的纯电动汽车充满电在大多数情况下要数小时甚至更长时间,而如今一些快充技术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 30 分钟内将电量从 0 充至 80% 左右 ,非常大地节省了充电时间,提高了使用便利性。
充电技术作为纯电动汽车发展的关键支撑,也在不停地改进革新进步。除了传统的交流慢充和直流快充技术外,无线充电技术也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无线充电通过电磁感应原理,让车辆在停车时无需插拔充电线,只需停放在无线充电板上即可自动充电,为用户更好的提供了更方便快捷的充电体验。虽然目前无线充电技术还存在充电效率相比来说较低、成本比较高等问题,但随技术的逐步发展,有望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近年来,混动汽车在全球市场上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销量数据一路攀升,成为汽车市场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在中国市场,2020 年到 2023 年,混动汽车的销量增长了 10 倍 。2024 年 1 - 11 月,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 1126.2 万辆,其中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含增程式)的销量达到 451.9 万辆,同比增长 85.2%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比超过 40%。而在 2020 年,这一数据仅为 18.3%,四年时间里,混动汽车市场渗透率快速提升。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插混汽车增长迅速,成为带动中国新能源汽车增长的新动能 。
在欧洲市场,混动汽车同样受到消费者的青睐。随着欧洲各国对碳排放法规的日益严格,混动汽车因其较低的排放和较好的燃油经济性,成为了许多消费的人在传统燃油车向纯电动车过渡阶段的首选。一些车企也加大了在欧洲市场混动车型的投放力度,如丰田、本田等品牌的混动车型在欧洲的销量逐年增长。在德国,丰田 RAV4 荣放混动版凭借其稳定的性能和良好的口碑,在中型 SUV 市场中占据了一定的市场占有率;在法国,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的销量也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满足了当地消费者对于环保与实用性兼顾的需求。
从消费群体来看,混动汽车吸引了不同年龄层次和消费需求的人群。对于一些年龄稍长、习惯了传统燃油车驾驶感受,又对新能源汽车的节能特性感兴趣的消费者来说,混动汽车既保留了燃油发动机的熟悉感,又融入了电动驱动的高效节能,是一个理想的选择。而对于年轻消费者,尤其是那些经常有必要进行长途旅行,但又担心纯电动车续航不足的群体,混动汽车的无续航焦虑特点使其成为出行的可靠伙伴。例如,在一些自驾游爱好者群体中,混动 SUV 车型就备受欢迎,其既能在城市道路中以纯电模式行驶,降低出行成本,又能在长途旅行时依靠燃油发动机,轻松应对各种路况。
纯电动汽车在过去几年间也经历了快速地增长,市场占有率逐步扩大。2024 年 11 月,新能源汽车零售销量高达 127 万辆,同比提升 50.7%,环比增长 6.1%,当月新能源汽车零售渗透率达到 52.3% ,已连续五个月超 50%。在这其中,纯电动汽车零售销量达到 75 万辆,同比增长 36%,环比增长 12%,占据当月新能源整体零售份额的 60% 。从全世界来看,特斯拉作为纯电动汽车领域的领军企业,凭借其先进的技术和时尚的设计,在全球市场拥有众多粉丝,2024 年第一季度以 19% 的市场占有率登顶纯电动汽车销售榜首 。
然而,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快速地增长后,纯电动汽车的增速逐渐放缓。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4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售 1286.6 万辆,同比增长 35.5%,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占比为 60%,较前一年下降 10.4 个百分点 。纯电动汽车增速放缓有多方面原因。一方面,生产纯电动汽车最大的成本来自电池,尽管电池成本在规模化生产的推动下不断降低,但依然是纯电动汽车进一步普及的主要障碍之一。高昂的购车成本使得一些预算有限的消费者望而却步。另一方面,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依然是制约纯电动汽车发展的主要的因素。在一些偏远地区和三四线城市,充电桩的覆盖率较低,充电难问题突出,这让许多消费的人在购车时对纯电动汽车心存顾虑。此外,消费者对于纯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焦虑依然存在,即使目前部分车型的续航能力已经能够很好的满足日常使用,但在冬季等特殊工况下,续航里程会出现明显缩水,这也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从用户体验来看,混动汽车有着诸多显著优势。在续航方面,混动汽车凭借燃油发动机与电动机的协同工作,完全解决了用户的续航焦虑。以比亚迪唐 DM-i 为例,其满油满电状态下的综合续航能力可超过 1000 公里 ,无论是日常上下班通勤,还是来一场说走就走的长途旅行,都无需频繁寻找充电桩或加油站,让出行更自由随心。在加油便利性上,混动汽车与传统燃油车一样,只需在加油站短暂停留几分钟,就能加满燃油继续上路,与纯电动汽车动辄需要几十分钟甚至数小时的充电时间相比,优势显著,极大地节省了用户的时间成本,尤其适合那些生活节奏快、时间宝贵的消费者。
价格方面,混动汽车也具有一定优势。虽然相比传统燃油车,混动汽车由于增加了电动系统等部件,价格略高,但与同级别纯电动汽车相比,价格更为亲民。例如,丰田卡罗拉双擎的起售价约为 13 万元左右,而与之配置相近的纯电动版卡罗拉,起售价则在 16 万元以上 ,差价较为显著。对于许多预算有限,但又想体验新能源汽车节能优势的消费者来说,混动汽车无疑是一个性价比更高的选择。此外,混动汽车的保养成本也相比来说较低。由于混动系统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减少了发动机的上班时间和负荷,使得发动机的磨损和零部件的损耗降低,一些常规保养项目的周期得以延长,以此来降低了保养费用。据车主反馈,混动汽车的年度保养费用相比同级别燃油车,大约能节省 20% - 30% 左右 。
然而,混动汽车也并非十全十美。部分混动车型在纯电续航能力方面表现欠佳,一些插电式混动车型的纯电续航能力仅能满足城市短途通勤需求,一般在几十公里到一百多公里不等。当纯电续航耗尽后,车辆切换到燃油模式,此时的油耗相比同级别纯燃油车可能并无显著优势,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会更高。例如,某款插电式混动 SUV 在纯电续航耗尽后的市区综合油耗可达 8 - 9 升 / 百公里,而同款车型的纯燃油版在市区综合油耗大约为 7 - 8 升 / 百公里 。此外,混动汽车的动力系统相对复杂,涉及到燃油发动机、电动机、电池以及复杂的控制管理系统等多个部件,这使得车辆在后期维修保养时,难度和成本都有所增加。一旦某个核心部件发生故障,维修费用可能较高,而且维修技术方面的要求也更为专业,要专业的修东西的人和设备,这给车主带来了一定的不便。
纯电动汽车在用户体验方面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痛点。充电时长是纯电动汽车用户最为诟病的问题之一。即便在使用快充技术的情况下,将电量从 0 充至 80% 也需要 30 分钟左右,而充满电则在大多数情况下要 1 - 2 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这与燃油车几分钟就能加满油的便捷性形成了鲜明对比,在时间就是金钱的现代社会,长时间的充电等待无疑给用户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例如,在长途旅行中,频繁的充电停歇会大幅延长行程时间,降低出行效率。一位纯电动汽车车主在自驾游过程中分享道:“原本计划一天行驶 500 公里,但由于中途需要多次充电,每次充电都要花费 1 - 2 个小时,导致实际行程变得十分紧凑,旅行体验大打折扣。”
充电桩布局不完善也是制约纯电动汽车发展的主要的因素。在一些一线城市,充电桩的覆盖率相比来说较高,但在偏远地区、农村以及三四线城市,充电桩的数量仍然严重不足。许多车主在这些地区面临着无处充电的困境,这使得纯电动汽车的应用限制范围受到了极大限制。据相关调查显示,在一些三四线城市,充电桩的数量与纯电动汽车保有量的比例严重失衡,每千辆纯电动汽车对应的充电桩数量不足 50 个 ,远远不足以满足用户的充电需求。此外,充电桩分布不均还导致了部分地区充电桩利用率低下,而热门区域充电桩却供不应求的现象,进一步加剧了充电难问题。
电池衰减问题同样困扰着纯电动汽车用户。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和充放电次数的增多,电池的容量会逐渐下降,导致车辆的续航能力缩短。一般来说,在使用 3 - 5 年后,纯电动汽车的电池容量可能会下降 10% - 20% 左右 ,这对于依赖续航能力的用户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更换电池的高昂成本更是让用户望而却步,目前市场上纯电动汽车电池的更换成本通常在车辆总价的三分之一甚至更高,这使得许多用户在面对电池衰减问题时,只能无奈接受续航里程的减少,或者花费巨额资金更换电池。
尽管存在诸多痛点,但用户对于纯电动汽车的未来依然充满期望。他们盼望电池技术能取得更大突破,实现续航里程的大幅度的提高,同时降低电池成本。例如,固态电池技术被认为是未来解决纯电动汽车续航和成本问题的关键。固态电池相比传统的锂离子电池,具有更高的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和更快的充电速度,有望实现续航里程突破 1000 公里,并且充电时间缩短至 15 分钟以内 。用户还期望充电基础设施能够加强完善,充电桩的数量大幅度的增加,分布更加合理,实现随时随地都能便捷充电。此外,无线充电、换电等新型充电技术的普及也是用户所期待的,这些技术将为用户所带来更方便快捷、高效的充电体验,推动纯电动汽车的进一步发展。
政策导向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引领作用,混动汽车也深受其影响。在国家层面,为了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一系列利好政策纷纷出台。以购车补贴政策为例,虽然随着产业的发展,补贴逐渐退坡,但在过去,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凭借其节能与环保的特性,获得了国家的全力支持。消费者购买符合规定标准的插电式混动乘用车,可获得一定额度的补贴,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消费者的购车成本,提高了混动汽车在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吸引了更多消费者选择混动车型。
在限行限购政策方面,混动汽车同样享受着诸多优惠待遇。在许多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混动汽车与纯电动汽车一样,被纳入新能源汽车范畴,可享受不受限行政策限制的福利,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车主在工作日无需担心尾号限行带来的出行不便,能更自由地安排出行计划。在限购城市,混动汽车还能享受免摇号、直接上牌等政策,极大地降低了消费者的购车门槛。以上海为例,购买混动汽车的消费者可以直接获得新能源汽车牌照,无需像购买传统燃油车那样参与激烈的车牌竞拍,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成本,这使得混动汽车在限购城市中备受青睐,销量持续攀升。
从混动汽车的技术发展趋势来看,混动系统的优化将是重点突破领域。车企们正致力于进一步提升混动系统的能量转化效率,降低能耗。例如,马自达计划推出的 Skyactiv-X 进化版发动机,有望在 2025 年后实现热效率突破 45% ,这将极大的提升混动汽车在燃油发动机工作时的效率。同时,插混系统也在朝着 “油电同价” 的目标迈进,比亚迪的 DM5.0 技术和长城的 Hi4 技术已取得了显著成果,实现了馈电油耗低至 2.9L/100km ,未来还将一直在优化,逐步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此外,针对特殊场景的应用拓展也将成为混动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如开发极寒地区的电池保温技术,解决在低温度的环境下电池性能直线下降的问题;研究高原氧气稀薄环境下的电机补偿方案,确保混动汽车在各种复杂工况下都能稳定运行。
纯电汽车技术的突破同样令人期待,其中固态电池技术被视为最具潜力的发展趋势之一。与传统锂离子电池相比,固态电池具有更高的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有望使车辆的续航能力轻松突破 1000 公里。丰田计划在 2027 年量产续航 1200km 的固态电池车型 ,这将极大地缓解消费者的续航焦虑。此外,全域 800V 高压平台的普及也将是纯电汽车技术的一大进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充电 5 分钟补能 400km ,快速缩短充电时间,提高使用便利性。滑板底盘技术也在逐渐兴起,它将电池、电机等核心部件集成在底盘上,为汽车制造带来了全新的模式,有望催生更多创新的纯电车型。
随着技术的慢慢的提升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混动和纯电汽车的市场占有率将发生显著变化。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混动汽车凭借其在续航和加油便利性方面的优势,以及一直在优化的技术和亲民的价格,预计在市场中仍将占了重要地位,尤其是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的地区和对续航里程有较高要求的花钱的那群人中,混动汽车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而纯电动汽车在技术突破和充电基础设施逐渐完备的推动下,市场占有率有望逐步扩大。尤其是在城市通勤等短途出行场景中,纯电动汽车的零排放、低使用成本等优势将更加凸显,吸引更加多消费者选择。预计到 2030 年,随着固态电池等新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和充电网络的进一步普及,纯电动汽车的市场占有率有望突破 70% ,成为市场的主流。然而,混动汽车在商用车、特种车辆等领域,由于其独特的优势,仍将保持无法替代性,与纯电动汽车形成互补的市场格局。
混动汽车与纯电动汽车在未来的汽车市场中,并非非此即彼的竞争关系,而是更有可能走向多元共生的发展道路。混动汽车凭借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在解决续航焦虑和加油便利性方面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在当前充电基础设施尚未完全普及的情况下,混动汽车将继续满足那群消费的人多样化的出行需求,成为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纯电动汽车作为未来汽车发展的终极目标之一,随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充电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其优势也将逐渐凸显。在城市通勤、短途出行以及环保要求比较高的场景下,纯电动汽车将凭借零排放、低使用成本等特性,赢得更多消费者的青睐,市场占有率有望进一步扩大。
无论是混动汽车还是纯电动汽车,它们的发展不能离开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车企们需要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攻克技术难题,提升产品性能和质量,为广大购买的人提供更加优质、可靠的汽车产品。政府也应继续完善有关政策,加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
混动和纯电谁才是未来的趋势,或许并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它们各自适应着不同的市场需求和应用场景,一同推动着汽车产业向绿色、智能、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在这个快速变革的时代,我们期待着混动汽车和纯电动汽车能不断创新发展,为人类带来更方便快捷、高效、环保的出行体验。
你对混动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的未来发展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一起探讨新能源汽车的未来之路!
5月7日凌晨1时05分,印度军方发动代号“朱砂行动”的军事打击,向巴基斯坦及巴控克什米尔的9处目标发射导弹。截至5月8日下午,印度国防部长辛格在跨党派会议上明确说“行动仍在持续”,但未提及具体结束时间。
村干部回应“全红婵家人在老家建新房” 新房宅基地系其东京奥运会夺冠后 村里奖励给她的
村干部回应“全红婵家人在老家广东湛江市迈合村盖新房”:新房宅基地是全红婵在东京奥运会夺冠后村里奖励给她的。全红婵妈妈“想在农村盖一栋楼房”的愿望实现了,恭喜!
来源:四川日报 近日,山东青岛,两人走路时相撞,调解后后者赔偿7万的案例引发关注。某日,老刘(老年人)与小王在李沧区某人行道上一前一后同向而行,老刘在前行走时接听电话,期间突然转身往回走,后面的小王没有来得及躲闪,二人相撞,老刘当场倒地并骨折。
也门胡塞武装当地时间5月4日发表声明称,使用一枚高超音速弹道导弹打击了以色列的本-古里安国际机场,准确命中目标。胡塞武装导弹袭击暴露美以防空体系重大漏洞针对此次也门胡塞武装对以色列的导弹袭击,阿拉伯媒体分析认为,此次行动能够说是对以色列和美国的双重回应。
我驻美国使馆发言人:中方绝不会接受美方说一套、做一套,更不会牺牲原则立场、牺牲国际公平正义去寻求达成任何协议。(剪辑:鲲鹏)
长期处于高血压状态下,心脏、大脑、肾脏等重要器官都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心脏病、脑卒中、肾功能衰竭等严重疾病随时有可能找上门来,仿佛一颗颗定时炸弹,随时有可能引爆,给患者的生命健康带来致命一击。
应俄罗斯国防部邀请,当地时间5月9日,中国人民仪仗司礼大队仪仗分队119名官兵在莫斯科参加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活动。中国人民仪仗队英姿飒爽走过红场,展现中国军人风采。编辑丨陈璐视频编辑丨刘哲©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
根据中央网信办、工业与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2025年个人隐私信息保护系列专项行动的公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隐私信息保护法》《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隐私信息行为认定方法》等法律和法规和有关法律法规,中央网信办组织对App、SDK收集使用个人隐私信息行为进行仔细的检测,现对有关问题予以通报:一、墨迹天气tv版、医家等15款App存在未逐一列出收集使用个人隐私信息的SDK,未准确列出SDK收集使用个人隐私信息的目的、方式、范围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