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业绩预告及半年报逐渐披露,疫情对新能源汽车行业带来的影响,以及新能源汽车的后续发展脉络正在浮现。
截至8月11日,Wind新能源汽车概念板块29家披露中期业绩预告的公司中,过半企业出现预减或亏损。
不过,随着国内市场疫情影响逐渐消退,汽车行业已在走向复苏。行业底部之时,巨头宁德时代抛出产业链资本预算,将以证券投资方式对境内外产业链上下游优质上市公司进行投资。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根据Wind数据整理发现,截至8月11日,Wind新能源汽车概念板块有29家公司披露中期业绩预告,其中5家不确定,7家预喜,17家预减或亏损。其中,银轮股份、奥特迅、兴民智通、银河电子、长城汽车、新泉股份六家公司已披露2020年中报。
江铃汽车、长安汽车、得润电子三家预告净利润增幅达到200%以上。其中得润电子预告净利润约10160万元~15110万元,预告增幅450%,位居已披露业绩预告公司增幅首位。
华锋股份预计上半年亏损约2500万元-3000万元,净利润同比下降高达1811.63%-2153.95%。重要原因之一便是,上半年受全国及北京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大幅度地下跌,所属企业及上下游产业链复工复产时间延迟,使营业收入大幅减少。
国轩高科则指出,上半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及市场销售没有到达预期,公司动力电池需求下降。上半年,下游客户生产经营恢复较慢,公司生产订单,产品出货量有一定幅度下滑;同时,国内动力电池厂家新建产能逐步释放,市场需求没有到达预期,竞争日趋激烈,公司净利润较去年同期明显下滑。
其预计,上半年净利润约3050万元~395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88.76%-91.32%。
奥特迅也披露,上半年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业务收入下降明显,成本、费用等固定开支未同比例下降,造成业绩下降。其预计上半年净亏损约1550万元-1750万元,净利润同比减少137.45%-168.09%。
比亚迪业绩则较为乐观。其预计上半年净利润约16亿元-18亿元,增长10%-23.75%。
“2020年第2季度,预计国内市场疫情影响逐渐消退,汽车行业稳步复苏。受益于行业恢复及集团品牌力的持续提升,预计集团新能源汽车销量及收入将走出低谷,带动集团收入实现恢复性增长。同时,新能源汽车成本的持续下降也将推动集团盈利提升。”其指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比亚迪、五菱汽车、广汽集团、江铃汽车、长安汽车等多家车企都在上半年开辟了口罩等防疫物资的生产。
“公司口罩生产是在比亚迪电子板块,在该业务板块上,口罩生产未来会作为一个长期的业务。起初是基于社会责任感,但如今公司看到未来良好的发展前途,整个国际形势包括像欧美国家疫情控制情况并不算太好,公司未来会把它作为一个长期存在的业务,依据市场的情况和社会需求来定产量及规模,能明确的是口罩会是一个长期的业务,未来会存在于医疗板块下面。”8月12日,比亚迪证券部人士对以投资者身份致电的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五菱工业积极跨界生产口罩和口罩生产线。后续,五菱工业公司将在保留医用口罩产品能力的同时,结合自己优势布局医疗器械领域别的产品,逐步进入医疗大健康领域。”五菱汽车相关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疫情的影响逐渐消退,随着产业逐渐成熟和补贴滑坡,成本成为新能源汽车参与市场之间的竞争的关键。
“在市场化的竞争中,与燃油车实现成本平价才是新能源车的最终竞争力。”东兴证券研报指出。
其分析,限购和补贴政策为新能源车提供了溢价。目前国内畅销纯电动车的价格中位数比畅销燃油车约高2万元。考虑到在全国范围内,新能源车平均节省车牌费用2.64万元/车(5.5万×48%),国内新能源车市场的价格有效性已经较高。
在燃油车所处的畅销价位(10-15万),纯电动车并没有表现出同样突出的销量水平,而且畅销车的销量仍与同级畅销燃油车有很大的差距。根本原因是现阶段新能源车还未实现与燃油车全生命周期成本平价,且车型的有效供给较少,不足以满足消费者多样的需求。
其认为,下半年多款纯电动车型将上市,填补供给空白,或将有效推动销量。来自“老中青”多种平台的新能源车同台竞技,市场之间的竞争将更加充分。
“公司未来会着力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燃油车型会随市场需求慢慢缩减。公司明年也会推行DMi技术,属于平价混动技术。对于新能源车企而言,最重要的是跟燃油车在性价比上打平,未来若能做到油电平价的话,公司的新能源市场占有率能够获得一个很快的提升。明年推行的DMi技术就是一个突破口,公司短期的策略偏向于混动技术,长期一直着力于研发纯电动车型,纯电动车型才是未来常见的发展趋势。”比亚迪有关人员称。
以2019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计算,该年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为2.5%。在原兵器装备集团公司首席科技专家、原长安汽车工程研究总院总工程师汪正胜看来,从2%-10%,尤其是到5%的区间,将是一个巨大产业瓶颈期。汪正胜预测,至2023年,同品牌同系列的纯电动新能源汽车成本才会与传统汽车达到一个平衡点,在此之后,新能源汽车成本上的优势有一定的概率会逐渐增加。
“在拐点没到之前,电动车要比传统内燃车贵,要靠补贴或者其他政策来补助,达到平衡年后,随着批量增大、市场各方面的成熟,成本还有机会更低,在这其中电池成本的下降是最为关键的。”汪正胜表示。